华为200万聘应届毕业生,学这个专业已经是大趋势!
前几天,小编刷微博,看到华为花200万年薪水聘请顶尖应届生的新闻,在给华为对待人才毫不吝啬的态度鼓掌之余,更是成为柠檬树下的柠檬精本精。
在酸之余,小编也好奇,这些刚毕业就能拿百万年薪的顶尖人才,到底 学什么专业?
虽然说,不是谁都能百分百把孩子培养成天才,但是学习一下天才的成长之路总不会错吧?
于是小编在网上收集了一下这些人的信息,并整理成下面这张图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几位顶尖人才的专业,大部分都是与 计算机、机器人、人工智能有关的。
近些年, 计算机、机器人、人工智能这些专有名词已经不再是小众文化,而是已经成为高频词汇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,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点——机器人编程,因此,近两年, “机器人编程热”也开始席卷全球。
似乎从 各国政府、名企巨头,乃至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家长们,都在推进“机器人编程”。
美国已经有700万小朋友在学习机器人编程,日本小学生走进APP开发私塾学习编程,英国出现规定要求5岁以上儿童学习机器人编程,欧洲其他16个国家把机器人编程纳入教学体系。
在2017年底的GES未来教育大会上,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应邀发言。 现场,他并没有推崇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,也没有展示自己国家全球领先的教育设备,反而跟在场的每一位嘉宾说: “机器人编程学习应该和字母学习,一起开始。 ”
那么机器人编程真的有那么好吗? 还是英美放的烟雾弹? 又或者是一种新的噱头? 作为父母,该不该让孩子学习?
这里所说的 机器人编程=机器人教育+编程教育。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,机器人教育是孩子往编程过渡的重要桥梁,只有打好了基础,以后进行编程教育孩子才能更快上手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“机器人编程教育”
机器人编程教育到底要不要学?
学习了机器人编程教育以后,对孩子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帮助呢?
01
机器人编程教育是一种思考方式
生活中我们会发现,一件事有的孩子半天 说不清来龙去脉,而有些孩子却条理清晰严密,无限可击。 有的孩子知道3+2=5,1+4=几就不知道了,有的孩子不仅知道,还能说出5-4=1。
其实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逻辑思维的差距。 那些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逐步拆分,在形成有规律的简单步骤的能力,就是变成思维。
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,学习机器人编程课程≠玩积木,学习机器人的核心,不仅是学习跨学科知识,更学的是一种 如何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02
机器人编程教育,关系着孩子升学
但无论怎么说,机器人编程教育在国内兴起才没多久,始终也只是一项兴趣课程,家长对教育很功利的,那么学习机器人编程有没有这方面的因素呢?
答案是有的。
现在除了浙江将机器人编程纳入高考科目外,北京、南京、广州风各大城市也陆续 将机器人编程纳入中考特招项目。 几乎是在一两年内,机器人编程从一个默默无名的科目,一下子晋升成为省市追捧的对象。
上面这张图片提到了 “科技特长生”,那么,什么是科技特长生? 如下图。
科技特长生的认证都需要在专业比赛中(国际、国内、省市区等)获得前三名等成绩优异才能被认定,而且,科技类比赛一向对评委要求比较高,评选结果也更为公正,因此认可度也很高。
可以说,一旦被认定为科技特长生, 名校大门就已经为孩子打开了。
这几大类科技特长生中,大部分都与一个学科息息相关—— 就是机器人编程。
03
趋势: 未来20年,孩子最大的机会在机器人编程
2017年,中国国务院发布 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。
规划明确提出: 在2030年,人工智能理论、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。 届时全球 人工智能核心市场将突破1万亿,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。
如果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机器人编程教育的问题,我们会发现: 机器人编程教育,已经在全国范围内,由 非刚需向刚需转变,甚至还将影响到孩子日后的学习和工作。
教育部日前公布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》,我国高校共 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。
这些专业中,排名前四的 “爆款”专业——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机器人工程、网络空间安全、新工科专业,无一不以机器人编程为基础。
尤其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,占新增专业申请的高校数的1/3以上。 而造成这一情况的最大原因就在于 市场巨大的人才缺口。
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,AI能够成为人类潜在威胁的时代,我们并不要求孩子去改变世界,也不是希望他成为工程师、科学家。 但是,至少, 在这个领域他不能一无所知。
我们并不希望,孩子长大以后,跟不上他们时代的变化,我们更希望孩子可以 与时代同步,甚至引领时代。